韩国人每天平均就餐3次。那么,韩国人每天会用怎样的菜品填满饭桌呢?
我们有时会将大酱汤、拌豆芽等常见的韩食菜品摆上饭桌,也会尝试料理在旅行地品尝过的异国菜品,还会快速简便地对付一顿,又或者精心准备各种下饭菜享受丰盛的一顿饭。
通过大数据,我们将每天都有所不同的菜单分为韩食与非韩食菜品,单品类与下饭菜类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韩食与非韩食菜品的摄入比例
第一制糖基于菜品大数据获得了关于韩国人菜单结构的结果。结果表明,韩食菜品的摄入比例达到了83%,韩食在韩国人的餐桌上还是占据着压倒性的地位。另一方面,生命阶段越年轻,人们摄入非韩食菜品的比例越高,也显示出了今后摄入汉堡肉饼、米粉等非韩食菜品的比例增加的可能性。

各生命阶段的韩食与非韩食菜品摄入比例
全部 | 1-2人家庭 | 未婚袋鼠族家庭 | 学龄前儿童家庭 | 小学子女家庭 | 初高中子女家庭 | 成人子女家庭 | 老人家庭 | |
---|---|---|---|---|---|---|---|---|
韩食 | 83% | 75% | 78% | 81% | 83% | 87% | 90% | 88% |
非韩食 | 17% | 25% | 22% | 19% | 17% | 13% | 10% | 12% |
来源:菜品大数据(韩国消费者饮食就餐形态记录)
*未婚袋鼠族家庭:子女因未婚而与父母一同居住的家庭
**老人家庭:包括子女离家和独立之后的夫妻二人家庭或与年迈父母一同生活的三人家庭
***韩食与非韩食菜品分类时,不包括饮料、面包/烘焙、糕点类等零食类
单品与下饭菜类的摄入比例
无需下饭菜就能解决一顿饭的单品型菜品(如:炒饭、盖饭、面类等)“单品类”和与米饭一同食用的下饭菜(如:煎鱼、清汤、汤、炖菜等)“下饭菜类”,以这样的分类标准来分析韩国人的餐桌会得到怎样的结果呢?
数据显示,下饭菜类的摄入比例为79%,看似占据优势,但以1~2人家庭消费者为主,呈现出下饭菜类摄入比例逐渐减少的趋势。这说明以年轻人为中心表现出快速便捷地解决一顿饭的需求。

各生命阶段的单品类与下饭菜类摄入比例
全部 | 1-2人家庭 | 未婚袋鼠族家庭 | 学龄前儿童家庭 | 小学子女家庭 | 初高中子女家庭 | 成人子女家庭 | 老人家庭 | |
---|---|---|---|---|---|---|---|---|
单品类 | 21% | 29% | 27% | 23% | 21% | 18% | 15% | 18% |
下饭菜类 | 79% | 71% | 73% | 77% | 79% | 83% | 85% | 82% |
来源:菜品大数据(韩国消费者饮食就餐形态记录)
*未婚袋鼠族家庭:子女因未婚而与父母一同居住的家庭
**老人家庭:包括子女离家和独立之后的夫妻二人家庭或与年迈父母一同生活的三人家庭
韩国人喜爱吃的菜品是?
最后,不区分韩食和非韩食或者单品和下饭菜类等分类,我们调查了韩国人摄入最多的菜品排名和肉类材料就餐比例和下饭菜类烹饪方法的比例。通过下饭菜到面类、小吃等各种就餐菜品排名,整理并得出了以下5个特点。
- ① 紫菜、煎鸡蛋是我们的餐桌上最常见的下饭菜
- ② 大酱汤、辛奇汤、紫菜汤是最长吃的3种汤类下饭菜
- ③ 方便面、紫菜包饭、炒年糕是最受欢迎的3种小吃
- ④ 肉类的摄入排名为猪肉>牛肉>鸡肉
- ⑤ 除了清汤、汤、炖菜的下饭菜类(原材料+烹饪)中,烤和炒的比例最高

摄入最多的菜品Top15, 肉类材料摄入比例, 下饭菜类烹饪方法比例
菜品名称 | 菜品名称 | ||
---|---|---|---|
1 | 紫菜 | 9 | 炒鱼饼 |
2 | 煎鸡蛋 | 10 | 方便面 |
3 | 炒银鱼 | 11 | 豆芽汤 |
4 | 大酱汤 | 12 | 鸡蛋卷 |
5 | 海带汤 | 13 | 炒年糕 |
6 | 辛奇汤 | 14 | 大酱清汤 |
7 | 拌豆芽 | 15 | 拌菠菜 |
8 | 紫菜包饭 |
肉类分类 | % |
---|---|
合计 | 100% |
猪肉 | 33% |
牛肉 | 32% |
鸡肉 | 25% |
附属肉类 | 5% |
家禽类 | 2% |
骨头类 | 3% |
1)肉类菜品 = 100%
2)家禽类 : 鸭肉, 野鸡肉
下饭菜类菜品 | % | |
---|---|---|
原材料+烹饪 | 50% | |
烤/煎 | 11% | |
炒 | 11% | |
拌 | 9% | |
焖 | 5% | |
腌 | 5% | |
炸 | 3% | |
炝/煮 | 2% | |
蒸 | 2% | |
辛奇 | 22% | |
清汤/汤/炖/火锅 | 20% | |
其他(羹、民族类) | 9% |
来源:菜品大数据(韩国消费者饮食就餐形态记录)